5月23日,“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健康传播推动健康生活、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计划”在清华大学启动。活动由安利纽崔莱携手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营养学会、清华大学、《环球时报》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健康中国我们行动”启动
名医大V齐聚,共话如何通过健康传播科普健康生活方式,帮助公众享有身体、心理和人际关系方面的全面健康状态。以支修益、陈蓉等名医为代表的十余位大健康意见领袖,成为首批“健康领跑员”,他们将通过抖音发起“#健康中国我们行动”挑战赛,并在多个社交平台硬核输出专业科普,传播健康理念。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张小影为首批健康领跑员颁发证书
专业健康传播 提升健康素养
过去五年,我国的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迈出坚实步伐,如期完成了“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阶段性目标。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8.2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达到37.2%。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生活方式变化,我国仍面临多重疾病负担并存、多种健康影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长宁介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已占到居民疾病总负担的70%以上;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职业健康、地方病等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居民健康素养虽大幅提高,但吸烟饮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还比较普遍。
李长宁表示:想要实现全民全面健康的目标,提升健康素养是最根本、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则是提升文明健康素养的核心策略和手段;要通过健康科普帮助大家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生活观念,要大力开展宣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表示,在前不久召开的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对“健康中国行动”做出进一步部署,提出要继续加强健康促进教育,深入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号召公众积极参与健康行动。
大咖专业科普 领跑健康生活
骨头汤补钙,大蒜治感冒,食物相克,红枣补血……日常生活中,养生谣言泛滥,不信医生信“大师”的现象屡见不鲜。在实现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和疾病预防”的根本性转变中,科学专业的健康传播不可或缺,这也是今年“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的着力点。
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张小影表示,医务人员是健康传播的主力军,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发挥在传播领域的专业优势,邀请来自协和医院、宣武医院、安贞医院、朝阳医院等多位优秀医生加入,紧跟学科发展,结合热点话题,以科学的话语体系、创新的传播方式、优质的传播内容,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用热情、知识、能量,承担起以健康传播助力健康中国发展的重要使命。
《环球时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兼《生命时报》社社长吴天红介绍,自去年上线“我们行动啦”微信小程序,累计40万+用户使用,通过“组团打卡”打造“健康社群”,培育人人参与、人人维护、人人享有的健康新生态;今年小程序将实现课程、名医专家“双扩充”,提升健康传播吸引力、凝聚力、以及交互层面的用户体验,实现科普内容跨界出圈,赋能公众更好管理自身健康。
多彩健康社群 助力健康生活
安利(中国)总裁余放表示,作为“全面健康推动者”,安利在“帮助人们过上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企业愿景下,通过不断创新产品解决方案、支持营销人员运营健康生活社群,帮助公众享有全面健康。
安利(中国)总裁余放
过去十余年间,安利携手权威机构、媒体、专家开展健康素养提升活动,结合百姓关注的健康热点问题,科普疾病预防和膳食营养知识,走进全国100多个城市、累计覆盖人群过亿,推动公众在生活点滴中塑造良好生活习惯。去年,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下,“健康中国 我们行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计划活动推出。
在活动中应运而生的微信小程序--“我们行动啦”,成为一款助力健康社群运营的利器。公众可以组队打卡,学习健康知识、记录健康行为,知行合一塑健康、持之以恒提素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2022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根据对该项目上万人长达数月的跟踪调研,印证了健康社群在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和提升健康素养方面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目前,已有四万余名安利营销人员通过了中国营养学会的专业培训和考试,获得营养健康顾问证书,一万多人拿到了健康塑形教练证书。他们以遍布全国的安利体验馆、体验店为依托,结合微信群、小程序、直播间等媒介,运营着数以万计的大健康社群,以体重管理、四季养生、亲子健康等为主题,带动大众学习健康、践行健康、传播健康,“健康倡导”与“人人行动”并举,为健康家庭、健康社区、健康城市、健康中国建设,创造独特价值。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质量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